江西的西大门萍乡市,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,这里不仅是工人运动的发源地,更是赣西地区的经济重镇。作为连接湖南与江西的交通要道,萍乡自古就有湘赣通衢、吴楚咽喉的美称。这座不到200万人口的城市,在2023年创造了超过1100亿元的GDP,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。而这份亮眼的成绩单,与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密不可分。
在萍乡众多煤矿中,高坑煤矿和安源煤矿最为著名。其中高坑煤矿在上世纪70年代就实现了年产百万吨的壮举,被誉为江南第一煤矿。如今这座功勋煤矿已完成了历史使命,其遗址位于萍乡市安源区高坑镇和平村,距离市区仅10多公里,驱车不到20分钟即可到达。
高坑煤矿的开采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,但真正规模化开采始于1936年。当时民国资源委员会在此设立矿区,后因抗战时断时续,直到50年代才正式成立矿务局。在计划经济时代,这里不仅是江西,更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。70年代末到90年代,煤矿连续20多年保持百万吨年产量,达到了发展的巅峰。
展开剩余58%当年的高坑煤矿可谓盛况空前。在企业办社会的特殊背景下,矿区俨然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小社会:医院、学校、电影院、菜市场一应俱全,甚至还有自己的电视台和公安系统。特别是矿区电视台,不仅能收看香港电视剧,还自办新闻节目,这在当时的江西实属罕见,被当地居民亲切地称为深山里的小香港。
从1950年的200多名职工,到1979年发展至11000多名员工,加上家属和当地居民,矿区总人数一度超过6万。白天车水马龙,夜晚灯火通明,繁华程度丝毫不逊色于普通县城。然而进入新世纪后,随着资源逐渐枯竭,煤矿不得不进行破产重组。尽管多方努力,终究难逃关停的命运。2016年,随着办公区断水断电,这座百年老矿正式退出历史舞台。
如今的高坑煤矿区早已不复往日繁华。职工们或异地安置,或外出谋生,曾经热闹的街道变得冷冷清清,大部分建筑或被废弃,或仅剩零星住户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,这样的兴衰变迁在所难免。只是从数万人的繁华矿区,到如今门可罗雀的小镇,这样的转变仍不免让人唏嘘。但正如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,城市的兴衰更替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正规平台排名,高忆配资,散户如何加杠杆买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